贵阳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回复: 0

李绅写悯农诗的背景是什么,唐代诗人李绅简介(吴兴历史名人——李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3-14 09: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李绅写悯农诗的背景是什么?】:李绅简介(李绅写悯农诗的背景是什么?),今天犇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
  • 1、吴兴历史名人——李绅
  • 2、李绅简介(李绅写悯农诗的背景是什么?)1、吴兴历史名人——李绅李绅(772—846),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县),父李晤于唐人历七年(772)为乌程县令,生李绅于湖州。李绅6岁伤父,迁居润州无锡(今属江苏),母庐氏躬授学业。与湖州僧大光深交,20岁时再游霅上。元和元年(806)进士。曾因触怒权贵下狱。武宗时拜相,出为淮南节度使。
    工诗,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为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并与李德裕、元稹并称“三俊”。太和七年(833)刺越州(今绍兴)时,撰《大光和尚神异碑》,托湖州刺史敬昕建立于弁山法华寺。著有《乐府新题》20首,已失传。《全唐诗》录其《追昔游诗》3卷、《杂诗》1卷,今编为4卷。其中《悯农》诗2首较有名。另有《莺莺歌》,犹保存在《西厢记诸宫调》中。
    会昌六年(846)卒,赠太尉,谥文肃,葬湖州城南里山,乾宁三年(896)立墓碑。自李绅卒至清末,历代州(府)县在其出生处——乌程县署之东园保护遗迹——相国池;并在唐时建东亭,明弘治十一年(1498)树坊,清雍正十二年(1734)建婪峰阁、清华亭,至光绪中仍为府城之胜览处。
    来源:吴兴区人民政府
    申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李绅简介(李绅写悯农诗的背景是什么?)   李绅简介(李绅写悯农诗的背景是什么?)
    李绅简介
    李绅是唐朝一位著名的诗人,出生于乌程县,父亲李晤曾经是一位地方县令。他一生命运坎坷,从小父亲就去逝了,后来跟随母亲读书学习。年轻的时候跟随母亲,生活十分艰辛。当时他看到农民每天没日没夜的辛苦劳作,却最终还是吃不饱穿不暖,心中无比愤恨。
    李绅像
    由于内心的同情与感慨他写出了千古名诗《悯农》,当时里面的千古名句“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等诗句流传至今。
    李绅是一位非常有才能的诗人,一生的官路也十分坎坷,起初应试都以失败而告终。后来考取进士,才慢慢的进入官场。后来离开京城去了金陵,住在节度使李掎的府中,由于当时李掎野心勃勃有谋反之心,李绅对他有异议,最终入狱。后来直到李掎被朝廷诛杀,他才得以释放。
    李绅最大的成就不在官场,他从小就勤奋好学,虽然为谋求功名考取了进士,但是一生当中官职波澜起伏。曾经在长安任职过校书郎,后来升职为右拾遗与翰林学士等官职。后来又由于李党失利,李绅被贬放逐至端州任司马一职。中年之后在朝中担任过诸多官职,为朝廷做了不少的贡献。
    李绅不仅是唐朝的一位好官员,曾与一些著名的诗人一起留下了很多千古名诗。当看到农民耕种的艰辛时,写出了《悯农》诗两首。这两首诗成为了千古绝唱,里面把整个农民的生活状态描述得历历在目。这两首诗不仅写出了李绅对百姓生活艰苦的同情与感慨,对当时社会状态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刻画。不仅描述了自己的心声,也说出了劳苦大众心中想说的话。
    趣历史官方微信号:qulilshi_v5
    李绅是哪个朝代的
    古往今来诗词最多都出现在唐朝,著名诗人李绅也是生于唐大历七年。李绅不仅是唐朝著名诗人,同时还是唐朝的一位好官员,一生都在官场中摸爬滚打。他所任官职非常多,低至地方县令,高至朝中宰相。不过他一生最辉煌的部分并不在官场,而是在写诗赋词方面。
    李绅算是出生于官宦世家,他是中书令李敬玄的曾孙,父亲是地方县令。但他从小父亲就去世了,一直跟随母亲相依为命,小时候吃了不少苦。正因为年轻的时候亲眼目睹了农民生活的艰辛,后来写出了千古名诗《悯农》,被称为悯农诗人。他曾经与唐朝诗人元稹,白居易交往十分密切,共同创造了“新乐府”诗体。
    李绅是唐朝“新乐府”诗集的倡导者,他写诗的天赋从他的《悯农》里面就可以看出来。《悯农》诗两首之所以能一直流传至今,不仅仅因为诗歌表达出了作者的心声。同时这两首诗中采用相互对比,前后照应的方法,给世人留下了强烈的影响。
    李绅从小可能受其家族影响,一心想考取功名,谋求一官半职,但是超初几次应试都以失败而告终。直到二十七岁才考中进士,正式走入官场任翰林学士。随后元和十四年又升职为右拾遗,但是后期被卷入党争,被贬端州任司马。李绅在官场当中一直起伏不定,他一心为国家和百姓做事,但是官场如战场十分激烈。后期因身体疾病中风而辞去官位,但他心系朝廷,后又任淮南节度使一职。他的一生可以说都是在官场中度过的,会昌六年他最终在扬州病逝,享年七十四岁。
    李绅的悯农
    唐朝著名诗人李绅出生于乌程县,他是唐朝中书令李敬玄的曾孙,从小勤奋好学。年轻的时候也是一心想考取功名,为朝廷效力。起初应试都以落榜而告终,直到二十七岁考取了进士,从此进入仕途之路。
    他在官场上所任的官职可以说不计其数,但一生当中最辉煌的部分不在官场,而在于诗歌上。他曾经与白居易,元稹等著名诗人交往十分密切,后来著有《悯农》诗两首成为千古名诗。
    李绅的《悯农》诗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首诗前两句写出了当时风调雨顺,春天农民辛勤播种,秋天农民粮食丰收的美好景象。但是后面两句却发人深省,既然粮食大丰收,田地没有一块是空闲的,为什么农民还是吃不饱呢?人们不难知道,这首诗深刻的揭露了当时统治者对农民剥削十分残酷。
    《悯农》诗二,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农民耕种十分艰苦,感慨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这首诗不仅告诉我们每一个人要懂得珍惜粮食,不要随意浪费粮食,一米一粟都来之不易。但结合《悯农》诗一不难看出,诗人从中暗斥当时统治阶级对劳苦大众的严重剥削。
    《悯农》诗两首是一对姐妹篇,诗中描绘的内容与景致都大同小异,同时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是一样的。这两首诗让人看了之后,不仅把农民的辛苦表现得淋淋尽致,更深层次的表达了农民当时有苦说不出的艰辛。《悯农》这两首诗在唐朝诗词当中被评为唐诗十佳中的第八佳,至今在很多的教科书里面也经常出现,影响十分深远。
    李绅写悯农诗的背景
    唐朝著名诗人李绅出生于毫州的乌程县,从小勤奋好学,忧国忧民。他幼小的时候父亲就去逝了,后来一直跟随母亲生活。当时母亲一心想他考取功名,进朝为官。在他二十七岁的时候终于考取了进士,当时得到皇帝的赏识,他才学出众,被任职为翰林学士。从此以后,他就踏上了仕途之路,在官场中起伏度过一生。但他人生最闪光的部份并不在官场,而是成为唐朝一位著名的诗人。
    李绅出生于唐朝,是一位非常著名的诗人。他虽然身处朝廷,但这并没有影响他在诗歌方面的成就。曾经有一年夏天,他回家乡毫州探望亲人。当时在毫州正好碰到他的同窗好友李逢吉,李逢吉那时候任职浙东节度使,正好也是经过毫州。两人久别重逢,都非常高兴,相互畅谈了一番。
    当时,李绅和李逢吉两人一起登上观稼台游玩。虽然两人都身处官职,但是心中也是颇多感慨。当即李逢吉站在高台上不惊感叹吟了一首诗,意思是如果自己的升官能像登高一样这么快就好了。但是李绅却被下面田野里辛勤劳作的农民深深感动了,他们头顶烈日,手持锄头辛勤的劳作着。李绅看到此景十分感慨,不禁写下了《悯农》诗两首。这两首诗成为了千古绝唱,一直被流传至今。
    李绅写下《悯农》,李逢吉听了之后,心里暗想李绅诗中暗地里不是有指责朝廷之意吗?他虽然表面上与李绅是非常好的朋友,但为了官位却想利用李绅作垫脚石,再升一级。他回朝之后把李绅写的《悯农》诗上报给了皇上。当时皇上看过之后召见了李绅,不但没有怪罪于他,反而还提升了他的官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贵阳圈 |网站地图

    GMT+8, 2023-4-2 01:23 , Processed in 0.14935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