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


        您好 !欢迎光临尊龙凯时制药有限公司!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以人为本    专心做好药 People oriented to concentrate on good medicine
        服务热线 0931-8509589
        1600_225px;
        新闻动态
        News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行业动态
        医学影像市场规模将达8000亿 设备进口垄断程度高
        日期 :2017-05-26 来源 :医药网 作者:佚名 【打印】
          一个技术的改变,所带来的影响可能不仅是一个产品、一个公司 ,还会是一群人、一种生活方式,医疗技术的进步尤甚。记者日前参加在上海举行的第77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发现,国内外医学影像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新产品层出不穷,预计到2020年 ,中国医学影像市场规模将达6000亿元至8000亿元。但有专家也表示,伴随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医学影像产业还有不少瓶颈需要跨越,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

          中外医疗新技术齐亮相

          完成一次全身扫描最短仅需15秒,辐射剂量降至1/40,实时全身动态代谢过程成像……记者在日前举行的第77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春季)博览会上看到,世界首台全景动态扫描PET-CT uExplorer探索者正式亮相 ,预计明年上市。

          5月17日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营养专家何丽在活动现场介绍如何保持全盘营养。当日,由国家卫计委疾控局、国家卫计委宣传司、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中国记协联合发起的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全盘营养)项目在北京举行发布会 ,旨在倡导公众保持食物多样化的平衡膳食习惯,预防慢性疾病 。记者 鲁鹏/摄

          这台PET-CT样机由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与美国顶尖分子影像科研团队“探索者”携手打造 ,被称为用于观测人体内部的“哈勃望远镜” 。过去 ,传统的全身扫描需要20分钟,今后时间直接缩短到15秒到30秒,告别过去扫描“慢”时代;同时它剂量极低,扫描一次相当于一次跨太平洋空中旅行的辐射剂量 ,孕妇和婴幼儿也能安全接受全身扫描。

          联影美国子公司CEO李弘棣告诉记者 ,它提供的4D全景成像可帮助研发人员完整且精准掌握药物在人体内的实时分布、作用与代谢情况,极大加速重疾药物的研发进程;因为灵敏度、信噪比大大提高,可精准定位微小转移病灶及早期微小肿瘤病变 ,为肿瘤病人分期、个体化精准治疗及效果的实证评估提供有效手段。

          另外,记者在西门子医疗看到,其展出的全新量产概念血管造影系统,最大亮点是新一代晶体探测器微剂量造影,给予医生“自由”操作的诊疗体验。全天花板无线设计“释放”顶层空间 ,能够实现患者不同体位的摆放。另一台拥有十轴双悬吊系统的数字化X射线摄影透视系统则可以令患者“零移动”,实现了真实的3D成像技术,使其可应用于全身的站立位和卧位成像,特别是在自然负重状态下进行膝关节 、脚踝、髋关节和脊椎的站立位检查,突破了常规CT的瓶颈。

          据了解 ,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余家企业以及600余款全新产品在博览会期间亮相,展出内容涵盖医学影像 、体外诊断 、电子、光学、急救、医疗信息技术等,直接并全面服务于医疗器械行业从源头到终端的全产业链。

          行业未来呈四个趋势

          医疗领域的发展与政策密切相关,据业内统计,2013年至2017年,国务院、发改委、国家食药监总局、卫计委就影像相关政策发布10多次,给行业发展注入了极大动力 。包括鼓励公立医院采购国产医疗设备、扶持民营医院新增设备需求;加强医疗信息化建设基础,构建云端医疗数据库,推动医疗大数据的应用开发等  ;全面推进分级诊疗,鼓励民营资本流入建设独立检查检验中心 、远程医疗等。

          值得一提的是 ,为进一步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 ,促进药品医疗器械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 ,提高产业竞争力,满足公众临床需要,近日国家药监局还发布了《关于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加快新药医疗器械上市审评审批的相关政策》(征求意见稿)。

          药监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主任孔繁圃在2017年第三届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大会上表示,近两年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审评项目进出基本平衡 ,力争年底前把积压全部解决。据介绍,2015年收到审评任务11016件,完成了10299项;2016年收到各类评审任务10815件 ,完成了10917件 。另外,2015年专家咨询会数量269项次,同比下降39%;发出补充资料通知单5680份,下降48%;2016年进一步下降,分别同比减少30%、7%。“数字的减少可见改革已有成效 ,使得产品快速上市 ,而且现在新技术很活跃。”孔繁圃说。

          大数据平台火石创造CEO杨红飞表示,影像检查收入占医院总收入超过10% ,排在药品收入占比之后。2015年我国医疗卫生总支出突破4万亿元,其中医学影像约4000亿元,预计到2020年中国医学影像市场规模将达6000亿元至8000亿元 。

          从医学影像设备在全球的专利分布情况看 ,日本拥有5万多件,占比全球总量30% ,位居第一;美国以3万多件位居第二 ;中国以1.6万多件排名第三,占全球总量的10%。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专利数量的增长集中在近10年  ,尤其是近5年增长最快 。

          原浙医附二院副院长、浙商创投执行总裁游向东预测 ,未来医学影像发展将呈现四个趋势:一是医学影像产品(技术)国产替代,不过在高端设备上还有挑战;二是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进入快速发展期,尤其是分级诊疗需要资源补充;三是深化医学影像信息化及云平台建设 ,加快诊疗模式转型升级;四是智能诊断快速发展 ,聚焦效率与精准。

          加快解决发展瓶颈

          医学影像产业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影像设备,包括零部件厂商、整机厂商、软件,最终服务对象是医生,以机器或系统的销售收入作为统计口径 ,壁垒是包括技术研发能力和销售能力。二是影像诊疗,包括医生、影像中心、影像耗材 、远程诊断服务等,在影像设备产出图像的基础上附加医生的劳动成本,最终服务对象是患者,以诊疗收入作为统计口径,主要壁垒包括经验 、患者量、技术。一个以生产为主,一个是以服务为主。

          记者采访获悉,中国目前涉足医学影像的企业在800家左右,发展中的问题主要包括设备进口垄断程度高、数据信息共享水平低 、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少 、研发人员和医师缺口大等。比如医学影像成像设备企业有402家,市场份额仅10%,且以中低端市场为主 。另外 ,远程影像服务有90家,其中信息系统厂商居多,只做远程诊疗的较少,片源获取、付费问题是重要竞争门槛。

          华盖医疗基金投资总监孟楠指出,很多厂家缺乏核心部件生产技术,仍采用跟随战略或者直接外购,比如晶体 、球管、探头等核心零部件 。另外  ,研发人员缺乏一个高中低梯队布局 ,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有很大差距 。此外,品牌商缺乏好的运作能力 ,品牌认可度比较低,回避不了以价格换市场的策略 ,产品定位相对廉价 。为此孟楠建议,国产设备商在面对国际巨头强大竞争力时,可发挥市场反馈速度快的优点,根据专科医生需求进行产品迭代、升级,提高竞争力 。

          另外 ,汇影医疗董事长牟晓勇建议 ,鼓励企业利用技术创新 ,在检查端,通过颠覆性的技术 ,数量级降低设备成本 ,提高效率和性能。在诊断端,通过互联网移动技术、人工智能,提高诊断率 。

          一脉阳光医学影像集团副总裁宁可表示,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对于实现区域医疗资源共享 、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推进分级诊疗具有重要作用,为了避免成为“照相馆”,希望有待政策明确支持。

          游向东建议 ,在促进医学影像产业中,对民营医疗机构大型医疗设备配置证的管控放开,具体该如何操作  ,相关部门还需协同。另外,医师多点执业在各地呈现差异化发展,对在影像中心的医师职业培训及晋升待遇等也应明确,从而培养更多专业人才、缓解大型公立医院资源压力,提高老百姓的就医满意度。

        Copyrights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尊龙凯时制药 陇ICP备05004876号
        设计制作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