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


        您好!欢迎光临尊龙凯时制药有限公司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以人为本    专心做好药 People oriented to concentrate on good medicine
        服务热线 0931-8509589
        1600_225px;
        新闻动态
        News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行业动态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三大趋势 :医生产业创新时代到来
        日期:2018-12-07 来源:医药网 作者:医药网 【打印】

        随着生物医药产业技术不断突破、政策不断出台,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呈现出集中化、数字化发展趋势,并且医生在产业创新方面的重要性越来越大。

        一 、产业趋势 :集中化、产业重组

        (一)区域集中化 、差异化发展

        核心城市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核心城市在人才基础、科研基础、企业基础、政策体系、资本体系相对较为完善,产业启动时间较早 ,目前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集群 ,如上海、北京、苏州 、广州等  。

        以核心城市为中心的产业生态圈 、协同圈初步形成。由于大城市高昂的创业成本及城市功能定位的改变 ,部分地方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已经完成初步的资源集聚期,开始出现产业外溢现象,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产业群初步出现 ,如长三角 、环渤海、珠三角地区 。

        核心城市产业升级加速源头创新 。国内部分领先产业集群经过人才引进、专项政策、龙头企业等已经覆盖产品早期发现、临床研发 、生产 、流通等产业全流程,地区产业发展也更关注源头创新。如上海2015年提出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源头创新,2018年重磅发布创新32条,促进地区产业源头创新发展 。

        非核心城市生物医药产业差异化发展是大势所趋。生物医药产业对资源集聚要求高 ,对政策依赖性强 ,其产业集群的发展受地区产业基础、企业基础 、政策基础、资本环境、营商环境等各方面综合影响。地区如何基于本地化产业发展现状并借鉴领先地区发展经验 ,制定适合地区发展的产业定位、产业发展策略至关重要 。并且国内已经出现大量产业特色鲜明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区。

        (二)生物医药产业集中化

        健康中国2030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大健康产业时代的真正来临 ,产业从传统生物医药产业的原料药 、医疗器械 、流通、医疗服务等环节拓展到覆盖“医 、康、养、健 、药”五大细分领域 。

        创新小型化,服务规模化。随着MAH试点、医改深化 、36条、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等重磅政策的出台 ,生物医药产业对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流通环节的管控越来越严 ,如何快速提升创新能力、并基于规模效应提升研发、生产、流通服务能力并降低边际成本,将面临新的挑战。借鉴国外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路径,可以看出跨国药企早期通过创新快速占领市场,中后期通过资本方式整合行业创新资源,并深耕公司临床能力 、生产能力、渠道开拓及把控能力 。

        结合行业发展特点及国家相关政策可以判断,未来几年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在CRO、CMO、CSO领域将逐渐出现巨头型企业,并且目前国内发展较为靠前的生物医药产业龙头企业通过资本方式正快速跑马圈地 。另外由政府或园区主导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也在摸索企业负责源头创新,园区配备相应服务机构(目前主要是CRO 、CMO2017年开始快速出现) ,让科学家专注于早期研发环节,通过规模化的服务平台加速创新进程 。如苏州BioBAY的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如技术服务、供应链服务等。

        二 、智能化 、数字化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数据及智能技术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

        研发智能化。全球大量药企如Merck,Novatis ,Roche , Pfizer , Johnson &Johnsone已经开始探索人工智能与新药研发相结合,通过智能技术加速新药研发进程,提升研发效率 。目前主要智能化应用包括开展新药设计、理化性质预测、药剂分析、疾病诊断靶标、药物组合使用等研究 。并且在药品研发过程中数据已经无处不在。

        产业数字化协同。生物医药产业业态复杂化程度高、细分领域多,各产业链环节间信息孤岛较为严重,产业协同效率交叉。如何构建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资源协同系统,通过数字化技术打破信息不对称,加速信息及资源的流通及交易频度。

        三、以医生为主体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时代来临

        医生是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的重要环节,也是产业中对患者需求、对诊断、治疗产品需求最熟悉的群体,其本身掌握大量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信息,也是产业创新的重要密码。

        借鉴以色列以医生为创新源头的医疗器械研发模式,以医生为创新idea的起点 ,并配备相应资金扶持机构、孵化器、CRO机构加速创新研发 ,并通过资本的方式退出实现收益,进而形成专注早期创新的地区产业发展文化。

        2016年以来国内大量医生开始从院内走出来 ,通过成立医生集团的方式如张强医生集团、宋冬雷医生集团,提升医疗资源流通效率 。并且近几年医生参与到生物医药产品创新的案例不胜枚举: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授霍勇参与并领导的H型高血压识别治疗研究,已经上市的国家一类新药依那普利叶酸片、检测试剂盒 、新药氨氯地平叶酸片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张旭教授,拜耳斯特医疗机器人技术(天津)有限公司,《前列腺三维超声导航定位系统》

        ·北京积水潭医院研发了国内首台通用型骨科手术机器人——天玑

        通过医生的创新成果不断转化,我国生物医药产业以医生为核心的创新源头研究及成果转化机制或可形成 。如何通过有效合作机制及相关技术整合医生创新资源,并组建相应服务平台提供规模化服务能力及产业化能力则是要面临的主要难题。

        Copyrights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尊龙凯时制药 陇ICP备05004876号
        设计制作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