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


        您好!欢迎光临尊龙凯时制药有限公司!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以人为本    专心做好药 People oriented to concentrate on good medicine
        服务热线 0931-8509589
        1600_225px;
        新闻动态
        News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行业动态
        药品审评审批“中国速度”获点赞
        日期 :2019-03-29 来源 :医药网 作者 :医药网 【打印】

        解决用药难 ,首先要解决药品可及性的问题。为此,中国近年来推出了优化审评审批制度等一系列改革措施 ,且取得了明显成效 。

        3月23日,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管理司司长王平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9年年会“拨开用药难迷雾”分论坛上表示,2018年中国批准48种新药上市,且审评时间节省了12个月 ,审评更贴近需求。下一步 ,药监部门将配合药品管理法修正案的推进工作 。

        多举措提速药品审评审批

        早在2017年12月,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就发布了《关于鼓励药品创新实行优先审评审批的意见》,明确列出了三大类18种情形,是属于加快审评的条件。

        王平表示,对于临床急需、市场短缺的药品要加快审核 、审批 。一旦列入这18种情形里面,我们集中调用各方面的资源,从审评、检查 、检验以及审批等各个环节配置好资源 ,加快审批 。

        同时 ,监管部门也在大力完善药物研发技术体系 ,推进药品的研发审评与国际接轨 。

        王平指出,对于化学药品进行注册分类;对于新药 ,按照全球型的观点,强调新机制 、新靶点、新结构 ;对仿制药 ,也是强调与原研药在质量和疗效方面保持一致。

        2017年6月,中国药监部门成为ICH(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正式成员后,积极推进和转化ICH的有关指导原则。据王平介绍,我国先后发布近20项指导原则,促进药品国内外的同步研发。现在正在做加强、加快电子提交系统AETCD这项工作。

        此外,2018年7月,《接受药品境外临床试验数据的技术指导原则》发布,进口药审批又获提速。而为加快临床急需境外新药上市,满足老百姓用药需求 ,还为此建立了一些专门的通道 。“我们同卫健委一起遴选48种临床急需的,对罕见病药承诺3个月内审完,其他药品承诺6个月内审完 ,今年遴选第二批 ,不久也会征求意见。”王平说。

        多项举措推进下,中国2018年批准上市的新药数量达到48种,和美国之间的距离正在缩小。数据显示,美国FDA2018年批准了59个新药上市 。

        王平表示,下一步还要加大对申报企业的研发指导力度,加强各方面的协调工作。加强上市以后的监管工作 ,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 ,切实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对于数据的核查工作也要进一步加强 ,加大不良反应监测 。总的来说,要坚决守住药品质量的底线 ,维护公众用药安全。

        药企需更好适应“带量采购”

        企业是政策的直接感受者 。赛诺菲集团首席执行官白理惟认为,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加速药品审批是重要一项。中国政府尤其对罕见病还有孤儿药的审批加快很多。

        万思瀚也持同样观点,认为由于审评审批速度的提升,越来越多原研药在中国涌现。

        为鼓励罕见病制药产业发展 、降低患者用药成本 ,从3月1日起 ,中国对首批21个罕见病药品和4个原料药实行增值税优惠政策。

        在看到审评审批速度加快的同时,辉瑞公司首席执行官艾伯乐认为,中国必须要确保可及性的拓展不会以牺牲创新和质量为代价。

        艾伯乐表示 ,一些药企投入巨资来研发药物,由此承担了大量的风险。因此,需要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来确保明天还有新药可以研发使用,需要有一个合适的定价措施和政策,而且这样的政策需要既能支持患者,也能支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要保证质量和创新 。

        2018年,中国将17种抗癌药纳入医保 ,并推出了“4+7”城市带量采购试点政策 ,大幅降低药价 。

        艾伯乐表示 ,中国正在不断通过降低药品价格提升可及性 ,希望政府能够更加谨慎、负责任地推进该政策,能够借鉴国际上的最佳实践。在“4+7”城市带量采购政策拓展仿制药使用的同时,也希望鼓励患者和医生能自由选择他们需要的药品 。

        在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楚源看来 ,带量采购政策是大势所趋 。“‘4+7’带量采购的政策,这对我们在座很多企业都会产生很大影响。”李楚源表示,企业应该更好地适应这种趋势 ,尤其对一些原研药企业,更应该想办法适应它 。

        李楚源表示,因为一致性评价的制度 ,使原研药和仿制药放在统一平台上竞争,最好的方法是提前进入中国。“怎么提前?从临床开始,就应该到中国来 。”他说。

        Copyrights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尊龙凯时制药 陇ICP备05004876号
        设计制作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