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


        您好!欢迎光临尊龙凯时制药有限公司!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以人为本    专心做好药 People oriented to concentrate on good medicine
        服务热线 0931-8509589
        1600_225px;
        新闻动态
        News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行业动态
        医药行业10大变局降临——药价、创新力度…
        日期:2019-07-26 来源:医药地方台 作者:医药地方台 【打印】

        山雨欲来风满楼!2019年已过半,在一系列政策交织下 ,中国医药行业出现了新变化 。无论药品还是医疗器械,无论是生产还是流通终端,均是变局丛生。

        01 药价降到地板

        国家的目标是控费降价 ,第一轮“4+7”远超两票制对行业的影响。加上国家医保控费 、财务核查 、国家(省)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西医未经培训考核禁开中成药、DRGs等一系列措施叠加,公立医疗机构的药价一降再降,必将牵动其他终端药价。

        随着第二轮“4+7”的开展,第一轮落标企业将卷土重来,参与企业将要增多,采购范围扩大,集采周期延长,多家中标平分市场,避免一家独大,并且以第一轮中标价为天花板。另外,根据流传的国家医保局文件,药价继续下降,低价药目录或调整,药价全国裸奔 。受诸多因素影响,今年医药行业的利润总额还会增加 ,但是增幅较以往或有所下滑。

        02 市场博弈加剧

        “4+7”之下 ,市场博弈不仅局限在入选品种和非入选品种之间 ,还存在于实施地区和非实施地区,全国一盘棋在所难免。为了以价换量 ,药企甚至是外企主动降价将常态化,药价上演直接对垒。对于“4+7”不能满足供应的中标品种 ,其他满足条件的药企将紧急补位 。同时,相关部门展开部分药品使用量调查,满足供应与否将成为新一轮带量采购的重要考量。

        有消息称,中印药监局部门已接触,印度仿制药或直接参与带量采购 。在我看来,一旦印度仿制药进来 ,将有利于医保控费和降低患者费用 ,但是对中国药企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行业集中整合加速,优胜劣汰趋势更加明显 。不过,中印会议并未取得实质性突破,印度药来华存有重重障碍。倘若国家医保局直接出面,印度药入华问题或会迎刃而解。

        03 销售队伍精简

        由于4+7的范围基本上是大品种,本质上相当于去中介、直供、无差价,这不仅影响到相关CSO公司的发展,也影响到企业自建销售队伍的策略和规模。毕竟 ,药品销量做大,就有可能进入4+7 ,销量较小,就很难体现价值 。如此背景下,这类公司的日子或许不太好过。

        对于药企而言,削减开支和腾出更多资源,进一步降低仿制药营销成本 ,提高研发费用是大方向。随着创新药投入市场,医药代表更加趋向学术推广,学历要求更加严格 。销售策略将随之调整,包括医药代表在内的职业人群将被精简,裁员或者转到开发其他终端等情况不可避免。

        04 创新力度加大

        “4+7”的硬性标准是通过一致性评价 ,接下来一段时间内,药企一定程度上还会依赖于仿制药 ,但是随着带量采购的全面铺开,医保目录调整,加上国家正在努力由制药大国迈向制药强国 ,仿制药过少的企业日子不好过,创新药将成为市场焦点,随之而来的将是研发投入的增加,行业重构机遇来临 。

        国家药监局局长焦红表态 ,鼓励创新是药品监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换言之 ,接下来药企将在创新药研发投入持续加码 ,收购、并购新药管线或是趋势,行业将进一步整合,人才 、临床、生产 、使用等一系列配套措施将进一步完善 ,恒瑞医药、正大天晴、齐鲁制药、复星医药 、人福医药、科伦药业等注重创新药研发的企业或兑现重大利好。

        05 成本控制加强

        在“4+7”药价降幅远超预期 ,创新药研发投入巨大的情况下,控制成本来应对价格竞争,成为考验企业生存 、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进口价格太高,国内医药上游公司的原料和设备迎来机遇,“互联网+药品流通”将进一步普及。

        当前,医药供应链各个环节将打通 ,工商、品规、物流 、营销等走向协同,首营电子资料交换平台001PT.COM(简称“001平台”)等实力强大的第三方服务平台得到进一步运用 。据了解,001平台由深圳恒合与中国移动CA中心研发,实现了首营资料电子化及网络交换和认证,长期为用户直接办理UKey,电子签章并加时间戳,数据海量、永久储存 、全国通用 ,全程留痕可追溯,帮助药企降低成本 、提高质量 ,以应对残酷的价格竞争。

        06 终端渠道之变

        短期内,医院作为第一终端的地位不会改变  。集中采购从公立医院延伸到民营医疗机构和连锁药店,再加上团购落地(三明联盟、深圳GPO、广州GPO、广西GPO等),药价将进一步下降  。在互联网技术与国家政策的推动下 ,处方流转平台、智慧药房 、无人药店、机器人药师等将得到发展,加上处方外流,高价药品、进口药品开始寻求院外市场,院边药店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药店拓展重心转移到二 、三线城市 ,药店连锁率还会提高。

        尽管网售处方药的枷锁尚未解除,但是医药电商进入快速发展期,多赛道竞争加剧,群雄逐鹿时代来临。此外 ,制药企业 、经销商 、零售终端和医药电商之间的博弈仍会持续,窜货现象仍会发生 ,药企为维护价格体系,停止对部分甚至是全部医药电商供货的情况仍会继续。但是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当利益一致时,双方也将走向合作。

        07 辅助用药不死

        虽然国家 、省级 、各级医疗机构辅助用药目录实施动态调整,相关药品并非一棍锤死,但是辅助用药使用规模缩减,甚至是退出主流用药市场趋势或不可逆 。在此情况下,药企做好两手准备,一方面 ,要完善医学循证、验证药品疗效 、增强竞争壁垒,最大限度摆脱辅助用药嫌疑 ,另一方面 ,要加快布局院边药店和二三线城市等基层市场,以应对政策限制。

        08 最严监管来临

        药品监管立法进程加速,“没有最严,只有更严”时代来临。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或年内出台 ,《疫苗法》已通过并将于12月1日开始实施,违法经济成本、个人成本大大攀升。同时 ,药品信息化追溯体系稳步推进,职业化专业化药品检查员队伍建立,重点检查药品产业集中、高风险药品生产聚集等重点地区。医疗器械执行唯一标识 ,中国医疗器械监管迈出了重要一步 。

        09 医保目录机遇

        新版国家医保目录将出台 ,部分创新药或全国快速推广放量,地方或不再对其进行增补。这意味着,药企一旦错过了国家这趟车 ,或许就很难再上车了 。此外 ,医保支付趋向统一,基药原则上不会被纳入辅助用药目录。同时 ,公立医生薪酬改革继续推进,药品 、耗材 、检验等不挂钩,院外医药 、检验耗材服务迎来机遇 。

        10 带量采购范围扩大

        高值耗材已纳入安徽省带量采购范畴,未来或全国推广,“高费用、高毛利”过渡到“低费用、低毛利”时代,创新产品和产品管线多的企业将取得发展 ,弱小代理商将要出局 ,被迫转型 。随着分级诊疗的铺开,基层市场扩容,拥有价格和政策优势的国产医疗器械将迎来利好。

        不难看出,“4+7”只是国家医改的一步大棋。国家通过医保杠杆逼药价下降,进一步实现三医联动,倒逼药企转型升级,这对医药行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企业只有加码研发,降低成本 ,提高质量 ,拥抱互联网,才能在这场大洗牌运动中生存与发展。

        Copyrights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尊龙凯时制药 陇ICP备05004876号
        设计制作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