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


        您好!欢迎光临尊龙凯时制药有限公司!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以人为本    专心做好药 People oriented to concentrate on good medicine
        服务热线 0931-8509589
        1600_225px;
        新闻动态
        News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行业动态
        医保目录“大换血”后的出局者与入局者
        日期:2020-08-07 来源 :医药网 作者:医药网 【打印】

        医保政策调整大幕来开,药品谁走谁留 ,规则终于敲定。7月31日晚间,国家医保局正式公布《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全文请见文末附件) 。尽管备受关注的乙类OTC药品本轮留了下来,但《办法》规定 ,不再新增乙类OTC药品。与此同时,八类“神药”调出,为更多价格高 、需求大的好药留出了位置。

        保留了谁 :乙类OTC

        对于此次医保目录的调整,业界最为关心的是乙类OTC的去留,也就是可以在便利店 、超市买到的非处方药,比如创可贴、板蓝根、阿司匹林等。

        而在今年4月公布的《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曾计划 ,将乙类OTC剔除在医保目录之外。

        短短3个月 ,医保目录为何改变了对乙类OTC药品的态度?

        “设计乙类OTC的初衷是方便病人自主医疗,同时也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但这也导致了药物滥用的现象。”医药专家赵衡告诉记者,医保政策调整是大势所趋,当前的调整可以称为“走得快”了,但同时,医保调整也要“走得稳”。

        赵衡表示,倘若乙类OTC退出医保目录,势必将对药品零售行业造成巨大影响。“如果乙类OTC药品无法报销,患者会更倾向于到社区医院就诊,那零售药店将失去了稳定的客流量 ,打破现有的营销体系 。”赵衡说 。

        而2019年版医保目录共包含药品2709个 ,其中OTC药品617个,乙类OTC药品121个,也就意味着乙类OTC药品在整个医保目录中的占比仅有4%。

        而这4%对于药企,对于市场来说,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公开数据显示,在最新版国家医保目录中,2019年全国医院乙类OTC药品的销售收入达到了157.28亿元,涉及85家医药上市公司。乙类OTC药品医院收入在公司全部营业收入中占比超过10%的有8家,占比最高的新斯顿甚至达到了67.75%。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大代表也提出 ,建议医保目录保留乙类OTC药品。彼时,全国人大代表、珍宝岛药业董事长方同华就表示:“乙类OTC药品长期以来一直在医保目录  、基药目录中占有一定比例,患者对乙类OTC药品认知度高、接受度高。此外 ,乙类OTC药品安全性强、疗效明确、价格低廉,医保纳入一定乙类OTC药品可以满足我国医疗临床需求 ,减轻患者的医保压力 。”

        不过,乙类OTC是否继续留在医保目录,核心还是在医保政策的改革与梳理 。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就指出,OTC医保政策改革应从支付渠道和支付方式上去完善,医保目录纳入应遵循临床必需 、安全有效 、价格合理基本条件 ,不宜将“是否为OTC”作为医保目录纳入的决定因素。

        不过 ,此次《办法》在36条中也明确,原则上《药品目录》不再新增OTC药品。这也就已意味着今后乙类OTC药品也无缘进入医保目录。

        谁被踢出:“神药”失效

        乙类OTC保住了医保资格,但预防性疫苗 、保健品、治疗脱发、减肥的美容药品等八类则被踢出医保目录。实际上,这八类药品多是“改善型”药品,即效果不明显,成分多相似,万金油般的“神药”。

        更为关键的是,《办法》将于2020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也就意味着,留给相关药企调整的时间不多了,尤其是临床价值不确切并可以被更好替代的药品 ,将会遭到临床使用受限和医保不予支付的双重打击,被调出医保目录后势必原有市场将会大幅萎缩 。

        看似突然 ,实际“清理”早已开始。去年8月 ,贵州省医疗保障局就下发通知,要求将健字号保健品调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支付范围 ;去年年底,北京市发布《关于调整本市基本医疗保险 、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报销范围有关问题的通知》,该通知中删除的药品达到352个。

        进入今年,国家医保局局长胡静林已经多次在撰文 、讲话中提到,医保目录中的“神药”吞噬医保基金的问题,特别强调了长期以来,这些安全无效的“神药” ,“只进不出”,影响群众获得优质药品服务。

        近日浙江、云南等11省医保局均在6月发文 ,明确一批调出地方医保的增补品种。据记者不完全统计 ,有超1500个药品自7月1日起调出当地医保目录 ,不再享受医保报销 。

        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铭来告诉记者 ,此次医保政策调整最大的亮点就是可进可出,将市面上先进的、有需求的药品调入目录,“神药”剔除  ,这对改善我国药品市场的结构 ,进一步提升药品的疗效和质量 ,以及未来的医药市场都是利好。

        业内普遍认为,此前医保基金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中,这些所谓的“神药”就占据了相当比例。而此番医保目录用药规则的调整,无疑将会有大批“神药”被迫出局,达到腾笼换鸟的改革目的。伴随第三批集采迫在眉睫,更多高价格的罕见病药、抗癌药 、慢性病药品将会进入医保目录 ,此时“踢出”大批神药 ,无疑是在为上述药品的进入做铺垫。

        新的入局者 :第三批集采拉开大幕

        大批药品出局 ,医保目录虚位以待 ,待的是谁?

        7月29日,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公布了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正式文件,意味着第三批全国集采正式开始 。

        与前两批集采关注抗癌药不同 ,此次集采更加偏向于时间跨度大、花费高的慢性病用药 ,如降压药缬沙坦 、糖尿病治疗药品二甲双胍等。

        公开资料显示,此次公开的56个通用名药品在2019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合计销售额超过560亿元,其中有23个药品销售额超过10亿元,14个通用名药品可参与竞争的企业数达5家及以上。也就意味着,此次集采的竞争激烈程度远超从前。

        曾在二次集采折戟的二甲双胍本轮顺利进入集采名单,但其“厮杀”也分为几类 。作为我国口服血糖调节药市场份额排名第二的药,二甲双胍的市场份额占比约19%,2018年度二甲双胍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实体药店等销售终端合计市场规模超过60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二甲双胍原研药厂家为瑞士制药巨头默克,据记者不完全统计 ,其国内潜在对手约有16家,其中包括华新药业 、石药集团 、正大天晴等国内头部药企。

        医保目录早早留了位置,而这个位置只给“物美价廉”的药品。

        尽管目前无法预测二甲双胍定价  ,但在去年底,河北省集采5亿片的二甲双胍口服常释剂型,最终中标的石药欧意盐酸二甲双胍片(0.5g)每片只有0.043元/片。该价格比其最高限价0.102元/片还要低57.9%。而石药之所以可以这般压价是因为其盐酸二甲双胍原料为集团自产。

        记者联系石药集团进行采访,截至发稿 ,未收到回复。

        除了二甲双胍 ,奥美拉唑也被戏称为“打凶了”的一组。奥美拉唑是消化道用药的超级大品种 ,临床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等,其全球最高销售额曾经超过60亿美元 。

        数据显示,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mg这个品规的产品市场规模在15亿元左右 ,10mg的也有3亿元 。与二甲双胍拥有众多竞争对手的格局不同,奥美拉唑“盘子大、企业少”,当前竞争格局为5进4。据统计,常州四药制药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在我国拥有近65%的市场份额。在此次集采中,与常州四药制药直接竞争的将有山东罗欣 、海南海灵、扬子江及原研阿斯利康。

        Copyrights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尊龙凯时制药 陇ICP备05004876号
        设计制作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