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


        您好!欢迎光临尊龙凯时制药有限公司!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以人为本    专心做好药 People oriented to concentrate on good medicine
        服务热线 0931-8509589
        1600_225px;
        新闻动态
        News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行业动态
        新冠患者复阳谜局 :有人不产生抗体,病毒或慢性携带
        日期:2020-03-13 来源:医药网 作者 :医药网 【打印】

        这天下午,在连续两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为阴性后,她从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出院 。回家后,吃完母亲煮的羊肉火锅、洗了个澡,还没来得及好好睡上一觉,电话响起——她出院前一天做的第三次核酸检测出结果了,阳性。

        于是 ,出院2个多小时后 ,她再度回到方舱医院。

        截至3月10日10时 ,全国累计80924人确诊感染新冠肺炎,其中59982人治愈出院。2月以来,国内多地出现患者出院后核酸检测复查呈阳性的现象(以下简称“复阳”)。

        在江苏徐州 ,两位患者出院后,小区居民以鲜花相迎 ,不料两天后,两人核酸复查为阳性,再度入院 ,小区也被封。在天津 ,一名患者出院16天后复查阳性,再次入院 ,两次核酸均转为阴性,3天后出院。在广东,14%的出院患者出现“复阳”——广东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宋铁2月25日在发布会上通报这一数据 。

        武汉多家定点医院的医生告诉澎湃新闻,相当一部分“复阳”患者实则是核酸检测误差引起的“假阴性” ,此外,患者体内病毒未完全清除 ,出院后免疫力下降,都可能导致“复阳” 。

        亦有数位受访专家表示,有患者始终无法产生抗体,导致多次“复阳”。而“新冠”也不排除发展成慢性携带的可能,这样它的致病性也会变弱  。

        3月初发布的第七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增加了抗体检测,用于确诊和疑似病例排查。多位一线医生建议将其纳入出院标准,以减少“复阳”。也有受访医生提议 ,对出院标准中的肺部影像指标进行量化,进一步减少误判。

        “监测发现 ,复阳患者没有再发生传染别人的现象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2月28日表示,对新冠病毒的致病机理、疾病全貌和病程特点,还有待加深认识 。

        “复阳”谜局

        徐嘉至今想不明白 ,病毒是怎么找上她的。

        感到不适是在1月22日。她先是乏力、咳嗽 ,之后开始发热,去武汉天佑医院做了CT,显示右下肺少许感染 ,医生开药后让她回家隔离。4天后复查,病情加重 ,变成了双肺感染,部分呈磨玻璃样改变 。她开始到医院排队输液、预约核酸检测 。

        2月7日,因核酸检测阳性,她住进了武汉客厅方舱医院。

        在方舱医院里 ,徐嘉眼见着病友们从病恹恹变得乐观,精神状态越来越好。有人追热门剧,有人跟着护士跳广场舞,大家相互鼓励、打气 ,让她觉得温暖。

        住院后,徐嘉做了两次核酸检测 ,都是阴性。2月16日做了第三次 。当天,主治医师和她视频面诊 ,说她两次核酸阴性、肺部炎症明显吸收,加上连续几天没有发烧,符合第五版诊疗方案中的出院标准 。她又惊又喜 。

        2月17日,徐嘉和病友、护士话别,还在朋友圈晒出一张和护士的合照 ,照片里,她笑容灿烂。

        没想到 ,出院2个多小时后 ,她被告知第三次核酸为阳性,要马上回医院。护士见她回来了 ,说:“真不知道欢迎还是不欢迎你……”

        她一夜难眠。第二天做了第四次核酸检测,心里祈祷着上次阳性只是意外 ,但她很快失望了 。而家人原本居家隔离,只差2天观察期满,因她这次短暂的出院,都被送到学校重新隔离14天。

        徐嘉自己也开始感觉不适,头晕乏力 ,高烧,几天后转到金银潭医院。好在输液后,病情得到控制。

        3月5日,徐嘉第二次出院。这次,她没有回家,而是被送到一所学校的隔离点观察——这是3月4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的增补要求。

        2月19日发布的第六版诊疗方案首次提出 ,患者出院后建议进行14天“自我健康状况监测”,出院第2周、第4周到医院复诊 ,而第七版强化为14天“隔离管理和健康状况监测”。

        这一变化,源于国内多地出现的复阳现象 。

        受访专家认为,所谓“复阳”人群中相当一部分是“假阴性” ,患者体内病毒并未清除,只是出院前核酸检测未检出。

        中央赴湖北指导组专家组成员童朝晖也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复阳跟检测核酸不太稳定有关,有试剂盒的问题,也有采样的问题,全国复阳比例大概为0.1% ,在可控范围之内。

        此外,“复阳”也可能是体内检测出病毒片段或者死病毒,“这不代表患者尚未治愈或病情反复 。”武汉同济医院感染科副主任郭威告诉澎湃新闻,目前已知的复阳患者很少有症状 ,“复发”是极少数 。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彭志勇发现,复阳患者的共性之一是,出院时肺部好转、基本正常 ,但免疫系统被病毒侵害后未完全恢复,淋巴细胞的数量、绝对值等比正常水平低20%-30%,导致病毒“又起来了” 。

        该院影像科主任徐海波也认为,复阳与患者的免疫力相关 。影像科副主任张笑春向澎湃新闻补充说,免疫力下降容易出现病情反复,体内病毒量再次增加 ,但复阳现象的病理机制还有待论证 。

        溯源“假阴性”

        核酸检测一直被视为新冠肺炎确诊和出院的主要标准。采样方式包括咽拭子、肛拭子、痰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等。最常用的是咽拭子,包括鼻咽拭子 、口咽拭子。

        采口咽拭子是将棉签伸到患者咽喉深处提取分泌物,采集过程中,患者易出现咳嗽、呕吐反应,采集难度比较大。

        采鼻咽拭子则需要深入鼻腔深处,受人为干扰比较小,能获得更足量的标本 ,但患者会不太舒适,甚至鼻腔出血 。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李艳介绍,新冠病毒主要位于肺 、气管、支气管等下呼吸道部位 ,而鼻咽和口咽在上呼吸道。发病早期上呼吸道有一些病毒,晚期比较少,鼻咽可能有病毒残留,但不一定能采到。

        武汉同济医院感染科副主任郭威告诉澎湃新闻 ,根据临床观察 ,鼻咽拭子阳性率稍高于口咽拭子,因此他所在的医院倾向于采鼻咽拭子,但也会考虑患者的需求 。

        多位临床医生介绍 ,患者病毒载量的多少、病毒分布位置,试剂盒质量 、采样操作方法 、样本质量、检测、技术人员水平等,都会影响核酸检测结果。

        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院士2月5日接受央视采访时提到,核酸检测只有30%-50%的阳性率,有很多假阴性的新冠病人,临床症状严重,核酸检测却没检测出来。

        44位连续两次核酸阴性的医护感染者中,26人第三次核酸转为阳性——这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张旃的研究发现。张旃认为,这可能是试剂盒问题导致假阴性,或是病人在好转过程中 ,病毒载量下降 ,出现间断排毒的情况 ,可能造成间断期阴性、排毒时阳性的结果。为此,她建议,连续三次核酸阴性才能出院 。

        武汉一家定点医院的神经内科医生王伟(化名)发现,只采一个部位的咽拭子 ,很容易出现假阴性。他遇到过一个病人,查了12次咽拭子,都是阴性,第13次查尿液 ,变成了阳性。

        为提高诊断精度,第六版诊疗方案中,核酸检测增加了“痰、鼻咽拭子等”呼吸道标本,建议尽可能留取痰液。第七版诊疗方案中 ,强调做核酸检测,下呼吸道标本(痰或气道抽取物)更准确。

        王伟告诉澎湃新闻,他所在医院“前期口咽做的多 ,现在口咽、尿液、痰液都要做” 。

        据了解,一些医院还通过连续多次采样,采肛拭子(粪便),使用不同批次的试剂盒等方式 ,提高核酸检测准确性。

        张笑春解释 ,核酸检测需要病毒达到基本量才能测出来,相比上呼吸道,下呼吸道中的病毒含量更高 ,因此不管检测几次 ,从上呼吸道取样都可能出现假阴性 。此外,有的患者上呼吸道的病毒量高,有的患者消化道的病毒量高,采样部位不同,核酸检测的结果也可能不同。

        郭威建议 ,在国家诊疗方案的基础上,各地应该依据自身医疗资源、病患情况 ,灵活应对。一些复阳率高的地区,两次咽拭子之外,可以再增加肛拭子检测 ,三次为阴性才能出院。

        出院标准争议

        核酸检测外,肺部影像是另一项重要的出院指标。此前的诊疗标准中要求,患者出院前,肺部炎症“明显吸收”——第六版和第七版调整为“急性渗出性病变明显改善”。

        123
        Copyrights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尊龙凯时制药 陇ICP备05004876号
        设计制作

          XML地图